高血压防治小知识

出处:应急办 浏览次数: 1次 发布时间:2016-11-08

一、中国人的健康大数据:

1、高血压病患病人数1.6-2.0亿

2、高血脂1亿多人

3、糖尿病患者9240万

4、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—2亿人

5、血脂异常者1.6亿人

6、脂肪肝1.2亿人

7、平均30秒发现一例癌症患者;平均30秒发现一例糖尿病患者;平均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

二、健康是一种责任:

1、2013-2014年,35-46岁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,中国22%,美国12%

2、中国一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经费3000亿元人民币

3、中国因疾病导致生产力的丧失,2005-2015年间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

4、中国的肝炎直接经济损失3600亿

5、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%

6、19个月19个老总离世,最高个人资产14亿,主要因素是癌症和心脏病

三、高血压病日

每年的10月8日即为高血压日,是在1998年,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、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、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而设立的日子。而在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出现广泛化,低龄化的今天,高血压日的活动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。

四、高血压的定义

高血压: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(动脉血压) ≥140/90 mmHg。

类别

收缩压(mmHg)

舒张压(mmHg)

正常血压

<120

<80

正常高值

120~139

80~89

高血压

≥140

≥90

1级高血压(轻度)

140~159

90~99

2级高血压(中度)

160~179

100~109

3级高血压(重度)

≥180

≥110

单纯收缩期高血压

≥140

<90

 

五、高血压分类

1.原发性高血压: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,占高血压发病率的95%。

2.继发性高血压: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,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,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,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,在高血压中不足5% 。70%继发性高血压以上由肾脏疾病引起。

六、血压稳定的意义:

1、推动血液循环;

2、保持各器官有足够的血流量;

七、高血压的危害:

高血压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、心、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及血管壁损伤。

八、高血压的症状

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,仅仅会在劳累、精神紧张、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,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。随着病程延长,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,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。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。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、头晕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减退、肢体麻木、夜尿增多、心悸、胸闷、乏力等。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、呕吐、心悸、眩晕等症状,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、抽搐。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,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、脑、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,如中风、心梗、肾衰等。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。

九、高血压的发病因素:

性别、年龄、高钠饮食 、工作压力过重、性格、遗传、超重、肥胖、吸烟、饮酒、情绪波动、精神紧张、生活不规律、缺少锻炼等。

  •  

1、做好降压治疗的准备:①了解有无其他并发症,高脂血症、糖尿病等 ;②了解血压需控制在什么水平: 一般病人<140mmhg;糖尿病、慢性肾脏病人<130mmhg; ③学会自己测血压:测血压前,不饮酒、不喝咖啡、浓茶、不吸烟并放松精神;室内温度适宜,安静休息5-10分钟后测量;如果使用水银血压计,作为或卧位,肘部及上臂与心脏在同一平面;右上臂连续测量数次,每次间隔1分钟以上,取平均值;注意记录测量结果以便与医生沟通。

2、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:①合理膳食:限盐,<6克/日;限酒;“四低、一高”低热量、低胆固醇、低脂、低糖和高纤维素;足量矿物质。做到“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”( “一”:每天喝一袋奶;“二”:主食250~350克碳水化合物,6~8两;“三”:3份高蛋白食品。如50克瘦肉、100克豆腐、100克鱼虾等;“四”:“有粗有细、不甜不咸、三四五顿、七八分饱”;“五”:500克果蔬,即400克蔬菜、100克水果)。②戒烟限酒;③适量运动:运动的“三有”原则(“有恒”、“有序”、“有度”);④心理平衡

3、坚持服用降压药:①小剂量开始;②联合用药;③长效制剂;④降压不宜快;⑤坚持服药;⑥忌频繁换药、不测血压用药、无症状不服药、临睡前服药 。